超聲內鏡是指在內鏡下將內鏡技術與超聲波密切結合的一種檢查方式,主要應用于食管、胃、小腸、結腸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檢查,在檢查過程中不僅可以對病變情況進行定性,還可以進行超聲波透導技術,提高超聲內鏡對病變的顯示率。
1、食管:通過超聲內鏡可以對食管進行檢查,能發現病變位置、大小,以及病變范圍,還可以對病變進行初步定性,判斷病變良惡性,明確腫瘤浸潤深度等;
2、胃:可以對胃進行檢查,能發現胃壁、胃黏膜有無炎癥、糜爛、潰瘍等,還可以觀察到胃部是否存在占位性病變,以及病變大小、形態、位置等,對于胃息肉、胃癌以及胃平滑肌瘤等疾病的診斷有重要價值;
3、小腸:可以檢查十二指腸、空腸,以及回腸等部位是否存在病變,有無炎癥、息肉、腫瘤等,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確是否存在潰瘍、腫瘤等疾病;
4、結腸:超聲內鏡可對結腸進行檢查,可以明確病變類型及嚴重程度,對于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診斷有較大幫助。
除上述部位外,超聲內鏡也可對胰腺、脾臟等器官進行檢查,發現病變情況后可根據檢查結果進行相應治療。超聲內鏡是相對于普通內鏡而言,可以更加清晰的顯示消化道管壁和管腔內的病變情況,而且由于沒有X線的輻射,所以臨床應用較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