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超聲影像檢查一般指的是B超檢查,是通過B超檢查來觀察肝臟的形態、大小、邊緣、回聲、脾臟厚度、血管內血流等,幫助明確肝臟病變,是臨床上診斷肝臟疾病的首選影像學檢查。
1、形態:肝臟正常情況下呈中等回聲,細密均勻,表面光滑,呈反射較強的樹枝狀。當肝內有占位性病變時,如肝血管瘤、肝癌等,可出現高回聲的占位病變,如果出現低回聲的占位病變,提示肝內脂肪組織堆積;
2、大小:正常人肝臟的大小范圍為長5-6cm、寬3-5cm、厚2-3cm。如果肝臟出現增大,如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可出現肝臟體積增大;
3、邊緣:正常肝臟邊緣較為規整,表面光滑,當存在肝內結節以及肝內膽管結石時,可出現不規整的結節影。此外,如果存在占位性病變,如肝癌等,可表現為低回聲結節;
4、回聲:正常肝臟超聲影像圖上存在多種回聲,如肝包膜下回聲、實質回聲、液性回聲等。如果存在肝內膽管結石、血管瘤、肝癌等,可表現為高回聲或者低回聲影;
5、脾臟厚度:正常人脾臟厚度為正常值的50%-60%,如果出現脾臟增大,可見脾臟腫大,如門靜脈高壓癥所致的脾功能亢進等;
6、血管內血流:正常情況下通過門靜脈系統血流,不會出現明顯的血管內血流信號。當存在肝硬化等疾病時,可表現為門靜脈高壓,動靜脈短路開放等,在行超聲檢查時可出現明顯的血管內血流信號。
除上述情況外,如果存在占位性病變,還可出現明顯的液性暗區。如果進行B超檢查后,無法明確診斷疾病,可進一步行CT或核磁共振等檢查來幫助明確診斷。